紙上明治村:消失的臺灣經典建築

點閱:604

其他題名:消失的台灣經典建築

作者:凌宗魁著;鄭培哲繪

出版年:2016[民105]

出版社:遠足文化

出版地:新北市

集叢名:藝臺灣:6 藝台灣:6

格式:EPUB 流式,PDF,JPG

ISBN:9789869351287

分類:建築室內設計  

附註:含索引

內容簡介
 
每一棟消失的建築,
都是一片遺失的歷史拼圖。
 
一代代、一座座的建築物,記錄當代的美學表現、工藝技術,塑造了城鄉的變貌,也呈現人類的文明發展;是歷史的舞臺,也是時代的見證。
 
雖然每棟建築建立之初,都被期許堅固永恆立於大地,但能夠千秋萬世留存的建築非常稀少。展示威權的房子、崇神敬天的房子、擋風遮雨的房子、裝載記憶的房子……建築不見了,到哪裡去尋找?曾經的記憶和感情,在哪裡安身立命?
 
本書透過作者和繪者細膩的手眼,重現曾經存在於臺灣土地上各式經典建築鮮明的色彩和故事,從住宅、餐廳、戲院、百貨到各種公共設施,帶領我們回到多年前的臺灣,一覽那些已經消失、但曾經存在於這塊土地上的建築肖像,重溫以前臺灣城鄉的莊嚴與典雅。
 
名人推薦
 
沈奕妤∣印花樂設計總監
洪致文∣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教授
連振佑∣中原大學景觀學系助理教授
徐世榮∣政治大學地政學系教授
孫啓榕∣建築師
孫德鴻∣建築師
黃舒楣∣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助理教授
黃恩宇∣成功大學建築學系助理教授
楊 燁∣北投文史部落客
榮芳杰∣新竹教育大學環境教育研究中心主任
薛孟琪∣東海大學建築學系助理教授
蕭文杰∣臺北商業大學助理教授
 
《紙上明治村》淺顯易懂的文字與描繪精美的圖像,記錄了已經被消失或遷移的建築景觀風貌,以無形文化財的方式延續其價值,引導人們走入歷史。閱讀本書不只是緬懷過去的美好,也讓我們重新思考為什麼要保留文化資產,該留下什麼給臺灣的下一代。──蕭文杰(臺北商業大學助理教授)
 
透過宗魁的歷史書寫,搭配培哲的手繪圖像,這本彷彿具有時光隧道魔力般的圖文集,帶領著我們反省過去,思考未來。──榮芳杰(新竹教育大學環境教育研究中心主任)
 
鄭培哲的圖像風格溫柔細緻、又富含生活感性,優雅又具透明感的色彩,讓人總是在畫中品味再三。──沈奕妤(印花樂設計總監)

作者簡介
 
凌宗魁
 
畢業於中原大學建築系、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,曾任職於財團法人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發展基金會、中原大學文化資產保存研究中心等。,現為國立臺灣博物館規畫師。著有《專業通才理想的實踐: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訪談錄(一)》、《圖解臺灣近代經典公共建築》、《Brick Taiwan:積木臺灣經典建築,用樂高積木打造43個古蹟與地標》。
 
繪者簡介
 
鄭培哲
 
畢業於崑山科技大學視覺傳達設計系,現從事商業設計。平時喜歡四處觀察舊空間、體驗老房子,也常參訪現代建築。工作之餘創作平面影像及圖像記錄,因而開始繪製建築,透過不同主題的插畫,重新感受臺灣曾經存在的空間。近年常受邀參加國內外設計展,曾於2009年獲德國紅點傳達設計大獎。

  • 推薦序 重新看見時間流動中的茫茫視而不見 黃舒楣
  • 作者序 無常世事的永恆掛念 凌宗魁
  • 繪者序 每一棟消失的建築,都是一片遺失的拼圖 鄭培哲
同書類書籍